2011年9月5日星期一

《政改表決一年後:香港民主運動的未來路向》公眾研討會

今天我參加了新力量網絡、香港民主發展網絡及香港城巿大學教職員協會合辦的《政改表決一年後:香港民主運動的未來路向》公眾研討會。以下是研討會的一些摘要和大家分享。


開始時,方志恒(新力量網絡副主席)介紹研討會的程序及嘉賓。


第一節(3:00 4:30)
民主運動的理論探討:放眼當前的政治形勢,香港的政制改革將何去何從?
第二節(4:30 6:00)
民主運動的策略討論:泛民各黨派應該如何重新整合及動員各方力量去爭取普選?

第一節主持蔡子強先生(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)


第一節第一位講者是馬嶽博士(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)
他說香港政治體制是一個混合系統(hybrid system)而本港與內地的主流價值差距大。在香港要民眾長期投入政治運動是非常難(因為Transition Fatigue)。


二位講者是黃偉豪博士(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)
他的題目是香港的管治及民主化Governability and Democratization in Hong Kong)。


他說到不利民主的因素,如中國因素及經濟因素。


黃博士留意到一些新社會運動興起及政權的壓迫,所以他對本港的民主化不樂觀。


陳健民博士(香港中文大學公民社會研究中心主任)三位講者。他解釋了全港單一選區的理念及將來以3萬選為一議席來作透因,使功能組別過度至直選。
陳博士說到政體談判的過渡(Politic negotiation transition)要有兩個要素。
一、增加專制成本(如群眾壓力,國際壓力及利益矛盾)
二、減底改革風險
最後提到雙翼齊飛及整合。


第一節的最後位講者是成名博士(香港科技大學社會科學部副教授)


他的題目是政改通過後的形勢分析。


成博士再次說明民主的好處。


他提出政改通過後對香港的啟示。重點是如何通過推動非暴力公民抗爭,成功動員大眾,爭取民主


答問時間:單仲偕發表意見及覺得香港對中國的重要性開始下降。


第二節主持呂大樂教授(新力量網絡主席)

第二節第一位講者是何俊仁議員(民主黨主席、立法會議員)
何議員簡述了香港民主發展的歷史及政改的背後理念。


第二節第二位講者是馮偉華博士(終極普選聯盟召集人)
他分析香港民主運動的未來路向及提意為政改作一次過立法。


馮博士簡述爭取民主的兩大路線如下。


大約有六成受訪者支持政改方案的決定。


普選聯的理念是寸土必爭。


吳靄儀女士 (公民黨副主席、立法會議員) 第二節三位講者。
她提出香港現在兩大問題:
一、政府沒有能力管治/沒有領導意志(所以行政管理上出現了很多問題)
二、議會無法有效運作/領導民生
最後她提出參考印度的參與式民主,而不是制度式民主。


第二節的最後位講者是陶君行先生(社會民主連線主席)
他說在政改之前大家是分工的,但這個平均在2010年的政改通過後打破了。
以前的力量來源在六四及七一等反共抗中己過時,他們相信群眾路線。


答問時間:有人民力量的人把大江東去送給何俊仁
有參與者發言說在大江東去中,司徒華說社民連的目的是想搶奪民主派領導地位。因而說這是大佬文化。何俊仁幽默地回答:我已沒有做大佬很久了(電影-英雄本色的對白)。


為免斷章取義,司徒華在大江東去的一節如下(p.430):
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,我察覺到社民連的目的,是想搶奪民主派領導地位,因為在泛民派中,他們只佔少數的票,人微言輕。我認為,民主黨不應被社民連搶佔道德高地,所以在十一月底,我已公開反對公投,其他泛民派,如民協,亦同時加入,對五區總辭持反對態度。 (跟著的兩節提出論証加以說明。)

(個人認為華叔當時是指黃毓民,不是陶君行。後來黃毓民成立了人民力量,誰是大佬文化?)

寸土必爭:香港民主運動的政治論述-它記錄了整個政改的理論,值得一看。


編輯-方志恒的簽名


Reference:
新力量網絡 - 《政改表決一年後:香港民主運動的未來路向》公眾研討會 - http://www.synergynet.org.hk/b5_news_detail.php?id=42
香港民主發展網絡 - http://www.hkddn.org/
香港城市大學教職員協會(高教聯屬下工會名單) - 香港高等院校教職員會聯會 (高教聯Blog) - http://ufed.mysinablog.com/
司徒華回憶錄-大江東去(2011OXFORD出版
方志恒(2011)寸土必爭:香港民主運動的政治論述-上書局出版


沒有留言:

LinkWithin

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